-
- 李寧
- 助理研究員
- 亞太研究中心
- 全球治理研究所
-
lining@www.qxkkk.com
lining@www.qxkkk.com
- 論中國對外經濟合作的發展——理論建構與內核深化
- 日本民主黨時代的對俄關系及戰略性展望
- 亞太兩強競爭性合作格局趨勢與中國外交
- 亞太區域架構變動的現狀與前景
- 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前景與中國
- "保護海外能源利益" 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 新時期中國國際角色定位的內涵與意義
- 中國周邊安全的新認知: 特點、功能與趨勢
- 中美中東政策比較——理念、政策與貢獻
- 日本海洋戰略的內涵與推進體制 — — 兼論中日釣魚島爭端激化的深層原因
- 全球經濟治理的新態勢、中國的新角色及中國智庫的新任務
- 中國領導人12年來首訪埃及 經濟合作人文交流再添活力
- 習主席訪問埃及的三重意義
- 中俄關系2015:高調前行、道路曲折
- 起點?亮點?重點——中非合作進入新階段
- 三個“非常”好的中津關系
- 習總稱南非“同志加兄弟”有何玄機?
- 2015后的中非關系將步入新的時代
- 發展中國家建構自己理論的必要性
- 中國智慧與力量造福世界
- 《地方參與中非合作研究》
- 《北極合作的北歐路徑》
- 《科學家與全球治理:基于北極事務案例的分析》
- 《老撾與“一帶一路”》
- 《非洲世紀的到來?:非洲自主權與中非合作研究》
- 《網絡空間治理與多利益攸關方理論》
- 《國際體系演進與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
- 《國際體系演進與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
- 《從東盟到東盟共同體:東盟決策的模式與實踐》
- 《中歐關系新管窺》
- 提振經濟:中國力爭打贏另一場抗“疫”保衛戰
-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決戰
- 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進展和影響
- 全球協作抗擊新冠病毒:作用、經驗與啟示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協作抗擊新冠病毒:作用、經驗與啟示
- 全球協作抗擊新冠病毒:作用、經驗與啟示
自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世界浮現眾生相。有說一套做一套的,有落井下石的,但也有將中國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真誠給予支援幫助的,我們的近鄰韓國就是如此。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當韓國疫情突然大面積蔓延時,中國克服艱難抗疫的困難,也向韓國提供了大量幫助。
中韓兩國守望相助,休戚與共,形成一幅溫暖人心的感人畫卷。兩國從政府到民間,從企業到智庫,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充分詮釋了雙方作為近鄰同舟共濟的友好情誼。這種情誼推動了中韓兩國政府及民間互信的重建,促進了兩國友好關系的恢復和發展,為中韓兩國命運共同體意識打下了基礎。雖然隨著疫情的發展,不斷有負面的聲音出現,但我們相信,在兩國攜手共同戰勝疫情之后,中韓友好感情會進一步加深,兩國各交往領域的合作會更加活躍,中韓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會邁上更高水平。
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
韓國是最早也是最積極給予中國支持和幫助的國家之一。
早在疫情爆發之初,韓國總統就表示: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韓國將不遺余力支援中國。青瓦臺、外交部等政府機構也多次表態,肯定中方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發展蔓延的各項舉措,并積極表示愿意向中方提供所需支援與協助。韓國駐華使館掛出橫幅,聲援中國,讓面對疫情的中國人民倍感暖心。
圖為韓國新任駐武漢總領事姜承錫在機場接受記者采訪
在多國關停領館計劃撤出武漢之際,韓國新任駐武漢總領事姜承錫卻乘坐貨運飛機,帶著一機艙韓國地方政府、企業及民間捐贈給武漢的救援物資抵達武漢履新,被稱為“最勇敢的逆行者”。首爾、釜山、光州、天安等韓國地方政府也紛紛向武漢等重點疫區和友好城市捐款捐物。
韓國企業界不甘落后,三星、SK、CJ、現代、韓亞、愛茉莉、LG等多家中國民眾耳熟能詳的韓國企業紛紛響應,甚至多次捐贈。
許多韓國官員、學者為中國公開發聲,批評關于中國疫情的不實報道,支持中國抗疫。疫情爆發期間,韓國保守派攻擊文在寅政府幫助中國,煽動民眾“嫌華”情緒,要求政府執行全面禁止中國人入境政策。韓國保健福祉部部長樸能厚的回答擲地有聲,“從31號病例開始(大邱超級感染者),韓國沒有一起病例是從中國流入的,所以比起限制中國人,還是應該聚焦于防控國內疫情。”首爾市市長樸元淳公開詰問煽動者:“當年首爾爆發MERS的時候,中國禁止韓國人入境了嗎?”“現在該是我們報恩的時候了。”面對抗疫困難的中國人為這樣的聲音而感動、感激。
還有更多不知名的韓國普通民眾,他們中有大學生,有上班族,也有最平常的市民。他們或者掛出標語聲援武漢,或者拿出積蓄捐款,或者贈送自己購買的口罩,他們也為支持中國盡自己微薄之力。截至2月11日24時,韓國民眾通過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抗擊新冠肺炎專用捐款賬戶捐款近20億韓元。
韓國對中國各層面的多方支援加深了我們對韓國政府及民眾的好感。
道不遠人 人無異國
就在我國的抗疫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之時,一直對疫情嚴防死守的韓國因宗教組織聚眾集會等原因造成疫情大面積蔓延,新冠肺炎確診者爆發式增長。由于準備不足,韓國抗疫面臨較大困難。此時雖然我們此時還處在防控疫情最吃勁的關鍵時刻,自身面臨諸多困難,但中國政府和人民沒有猶豫,依然向近鄰韓國伸出了援助之手。
外交部等中國政府機構對韓國抗疫舉措積極聲援。2月26日王毅外長同韓國外長康京和通電話時表示,中國政府積極評價韓方采取的快速、有力防控舉措,相信韓方能夠早日戰勝疫情。同時王毅外長表示,中方感謝韓方曾給予的大力支持,我們銘記于心。近來韓國疫情加劇,中方感同身受。韓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中方愿向韓方提供必要幫助,支持韓國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
韓國疫情爆發后,中國駐韓使館積極行動,緊急籌備,為疫情嚴重的大邱等地捐贈急需的醫用口罩2.5萬余個。在運送愛心口罩的貨車上,還打出韓國詩人崔致遠的名句 “道不遠人,人無異國”和“中國駐韓國大使館聲援韓國!大邱,加油!”的暖心標語,充分表達與韓國民眾共同抗疫的友情。
上海、青島、廣州等多個地方政府也紛紛聲援韓國。上海市在自身面對困難的情況下捐贈50萬只口罩,受到韓國媒體贊賞。威海市之前曾收到韓國仁川市捐贈的2萬只口罩,這次回贈20萬只口罩,希望能為仁川市抗疫盡綿薄之力。
還有許多中國普通市民和在韓僑民及留學生也積極主動為韓國抗疫貢獻力量,盡其所能向大邱的醫院和民間機構捐贈了急需的醫用物資。一位普通北京市民自己籌集了4000個口罩捐贈給韓國疫情重點地區大邱,而居住在大邱的僑民肖娟已向大邱兩家醫院、民間機構等捐贈了2200個口罩和50套防護服。這樣的事例每天都在發生。
中國不會缺席韓國抗擊疫情的努力,愿意盡己所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投桃報李 加強合作
沒有人可以在全球化時代獨善其身,更沒有人可以在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中偏安一隅。中國控制疫情,停工停產,減少人員流動,韓國企業就會因為生產鏈斷裂而被迫停工,航空、旅游等服務行業面臨巨額經濟損失和大量裁員;韓國疫情蔓延,經濟蕭條,同樣也將給中國進出口及投資、就業等帶來負面影響,增大中國疫后經濟恢復難度。所以,在疫情面前,中韓攜手合作是正確且必然的選擇。當前,兩國已經在疫情信息共享、聯防聯控等方面展開合作,隨著疫情的發展,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都必將有所提高。
今天,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醒著我們,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不斷發展的時代,人類社會之間正以前所未有的緊密方式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對于中韓兩國來說,共抗疫情強化了兩國命運共同體意識。而這一意識的形成,將對中韓關系產生正向影響,并顯著提升地區合作的凝聚力,為未來解決如半島問題等各種地區、國際問題提供精神支持。
文獻來源: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